本文介绍了军用设备测试EMC之前应该按照标准GJB151B-2013 对接收机和信号发生器的性能要求来准备符合标准的电磁兼容测试仪器设备。对于EMI部分测试,我们需要关注EMI接收机的相关要求和重要设置;对于EMS部分,我们需要关注信号发生器的步进和调制等重要设置。
GJB151B-2013 对EMI测试接收机的性能要求:
在进行EMI相关测试时,我们主要关注EMI测试接收机的性能指标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即可。对于从EUTTEST公司购买的任何选频式EMI测量接收机,只要其性能(如灵敏度、带宽、检波器、动态范围和工作频率等)满足本标准规定的要求,都可用于GJB151B-2013标准规定的测试。典型的EMI接收机仪器特性要求见GBT 6113.101。
示波器及其探头应具有足够的带宽、取样速率、动态范围等性能参数,能满足测试的需求。
接收机的检波器要求
在频域进行的发射和敏感度测试都应使用峰值检波器。峰值检波器在接收机通带内检测调制包络的峰值。接收机使用能产生相同峰值指示的正弦波的均方根检波器。当具有其他检波方式的测试仪器(如示波器、非选频电压表或宽带场强仪等)用于敏感度测试时,需对测量值加以修正,以便将读数修正为调制包络峰值的等效均方根值。修正系数可以通过比较检波器对有、无调制情况下具有相等峰值电平信号的响应来确定。
计算机控制的仪器
应在测试报告中提供测试软件的制造商、型号、版本。
接收机测试带宽设置
发射测试应采用表2中列出的测量接收机带宽。该带宽是接收机总选择性曲线6dB带宽。不应使用视频滤波器限制接收机响应。如果接收机有可控的视频带宽,则应将它调到最大值。
表2 带宽及测量时间
<<<<提醒:左右滑动表格>>>>频率范围 | 6dB带宽 RBW kHz | 驻留时间ª S | 最小测量时间ª |
25Hz~lkHz | 0.01 | 0.15 | 0.015s/Hz |
1kHz~ 10kHz | 0.1 | 0.02 | 0.2s/kHz |
10kHz~150kHz | 1 | 0.02 | 0.02s/kHz |
150kHz~ 30MHz | 10 | 0.02 | 2s/MHz |
30MHz~1GHz | 100 | 0.02 | 0.2s/MHz |
> 1GHz | 1000 | 0.02 | 20s/GHz |
a 可选的扫描技术:在使用最大值保持功能且总扫描时间不小子以上规定的最小测量时间时,可以用多次扫描速度更快的扫描替代。 使用频谱仪测试时需要增加选件满足带宽。 |
发射鉴别
所有的发射不管其特性如何,即不论是宽带信号还是窄带信号,都应采用表2中规定的测量接收机带宽进行测试,并与本标准中的限值相比较。
频率扫描
对于发射测试,每个适用的试验都应在整个频率范围内进行扫描。模拟式测量接收机的最小测量时间如表2所示。数字式接收机扫频步长应不大于半个带宽,且驻留时间符合表2规定。如表2的规定不足以捕捉到EUT的最大发射,则应增加扫频时间。
4.3. 11.4.4 发射数据记录
发射数据的幅度-频率曲线应在测试时连续、自动地生成并显示。显示的信息应计入所有的修正系数(传感器、衰减器、线缆损耗及类似的系数)并包括相应的限值。绘制的发射测试曲线应具有被测频率的1%或两倍于测量接收机带宽的频率分辨率(取大者) ,最小幅度分辨率为1dB。
测试结果的评定
本标准中,对测试结果的评定以直接测试数据为准,不需考虑测量不确定度。
对于EMI测试,测试结果小于或等于限值时为符合标准要求,否则为超标。
GJB151B-2013 进行EMS敏感度测试时对信号源的性能要求:
频率扫描
对于敏感度测试,应对每个适用的试验在整个频率范围内进行扫描。在敏感度扫描测试中,信号发生器的扫频速率和频率步长不应大于表3所示的值。速率和步长用信号发生器调谐频率ƒ0的倍乘因子表示。模拟式扫描指连续调诺的扫描,步进式扫描指依次调谐在离散频率点上的扫描。对步进式扫描,在每一调谐频率上至少驻留3s或EUT的响应时间(取大者)。为观察到可靠的响应,必要时应降低扫描速率和步长。
表3 敏感度扫描参数
<<<<提醒:左右滑动表格>>>>频率范围 | 模拟式扫描极大扫描速率 | 步进式扫描最大步长 |
25Hz~1MHz | 0.0333ƒ0/s | 0.05ƒ0 |
1MHz~ 30MHz | 0.00667ƒ0/s | 0.01ƒ0 |
30MHz~1GHz | 0.00333ƒ0/s | 0.005ƒ0 |
1GHz~40GHz | 0.00167ƒ0/s | 0.0025ƒ0 |
敏感度信号的调制
CS114 和RS103 的敏感度测试信号用1kHz、50%空比的脉冲进行调制(开/关比不小于40dB) 。
注:连续被用上述j脉冲调制后,商电平和低电平各占一半时间。高电平时有信号输出,用”开”表示,低电平时无信号输出,用”关”表示.理论上,低电平为零伏,但实际上会有残余分盘.本标准用”开/关比”参数来限制残余分量的大小。
敏感度判据
一般由产品规范成测试大纲规定。电磁兼容性测试报告中应记录敏感度判据。
敏感度门限电平
应记录测试过程中出现的所有敏感和异常。当EUT在测试中出现敏感现象时,应在敏感现象刚好不出现的情况下确定敏感应门限电平。敏感度门限电平应按如下步骤确定并写入电磁兼容性测试报告中:
- 当敏感现象出现时,降低干扰信号电平直到EUT恢复正常;
- 继续降低干扰信号电平6dB;
- 逐渐增加干扰信号电平直到敏感现象刚好重复出现,此时干扰信号电平即为敏感度门限电平;
- 记录敏感应门限电平、频率范围、最敏感的频率及其电平、其他适用的测试参数。
测试设备的校准
本标准所要求的测试设备和附件应按图家有关规定校准。除非另有规定,测量天线、电流探头、场传感器、LISN(阻抗要求见图7)及测量路径中的其他装置每两年应至少校准一次。
测试系统的校验
在每次发射测试开始前,应对测试系统(包括测挝接收机、电缆、衰减器、相合器等) 按照各项测试方法的规定,通过注入一个已知信号,监测系统的输出来校验系统是否正常。对于用相同的设备进行多次、不间断的重复性测试,例如对EUT不同工作状态的测试,系统只需校验一次。
天线系数
测量天线的天线系数披GJB/J 54 10校准。